日本熟妇精品一区二区-国产白嫩美女一区二区-国产做无码视频在线观看浪潮-欧美国产日韩在线观看视频

中能建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政策解讀
首頁 > 新聞中心 > 政策解讀

新能源大基地參與市場的難點與建議

發布日期:2025-09-08 信息來源: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

  新能源大基地建設是我國實現“雙碳”目標、加速能源轉型、促進能源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方式和關鍵路徑。推動新能源大基地電量高效經濟消納,既需要堅強的主干網架和持續提升的外送能力,也需要與之配套的市場化消納機制。本文研究表明新能源大基地參與電力市場,是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建設的必然要求,也是協調送受端省區需求的重要途徑。


通過市場化方式解決新能源大基地消納問題勢在必行

  2015年,我國啟動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電力市場建設再次提速。隨著2019年現貨市場試點建設工作全面鋪開,我國逐步形成了中長期交易、現貨交易和輔助服務交易相互銜接的市場體系。2023年,山西、廣東、山東、甘肅、蒙西等現貨市場試點陸續轉正,市場充分體現了其在新能源經濟消納、激勵傳統電源提供頂峰能力、引導更多調節資源參與系統調節等方面的作用。2022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印發《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的指導意見》(發改體改〔2022〕118號),明確了建設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的目標和基本路徑,逐步建成國家和省/區域電力市場協同運行的多層次電力市場。

  目前,我國已經初步建立了跨區跨省市場。在國家電網經營區,形成了跨區跨省中長期交易和省間現貨交易為主的市場體系。南方電網經營區內,目前正在探索南方區域一體化市場建設,南方五省區域現貨市場已于2024年11月開展了整月結算試運行。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跨經營區交易也在不斷探索過程中,取得了積極成效,2025年3月,首筆跨經營區綠電交易達成。跨區跨省交易市場愈發活躍,2024年,跨區跨省交易電量達到了14267.9億千瓦時,其中直接交易達到1052.4億千瓦時,省間交易380.7億千瓦時,在促消納、保供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大型新能源基地開發建設是適應我國資源分布稟賦的新能源開發利用方式,需要依托大電網實現資源跨區優化配置。大型新能源基地的跨區外送特性決定其高效經濟消納,必須配套更加完善合理的跨區電力市場化交易機制。通過市場化交易,把新能源大基地的綠色電能送到“最需要”的地方去,才能夠充分還原電力商品屬性,從根本上協調送受端主體的實際需求。市場建設往往是“求同存異”最為經濟有效的方式,完善跨區交易機制,給予大型新能源基地開放合理的市場交易平臺,是解決新能源大基地消納問題的“不二法門”。

 

  大型新能源基地在參與市場方面存在的問題

  大型新能源基地參與市場所面臨的問題,成因較多,既有大基地電源結構本身造成的,也有目前跨區跨省市場交易機制不完善造成的,主要可總結為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政府協議送電曲線的協調難度增加。目前,政府間送受電協議仍然是保證穩定外送、平穩送受端預期的主要方式。但是,隨著受端省份新能源裝機占比的不斷提升,主要是光伏裝機占比的不斷提升,受端省份對于外來電送電曲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于新能源出力較少時段的外來電需求更加迫切。以新能源為主要電源結構,特別是光伏占比較高的大型新能源基地,其出力特性與受端省份新能源出力特性近似,使得送電曲線協商更加困難。

 

 

 

  二是協議價格與受端省份市場化電價銜接難度加劇。送電曲線的難以協調,造成電價的協調更加困難。目前,電力現貨市場已經在大部分受端省份鋪開,現貨形成的分時價格不可避免地將成為送受端價格協商需要錨定的標的,傳統外送電“一口價”議價方式和參考基準電價倒推的價格形成方式,已經不能適應當前大型新能源基地外送價格協商的要求。由于各受端省份電力市場化程度不同,價格形成機制存在差異,外送電分時價格協商難度增大。同時,原有的外送電價格機制與受端省內價格形成機制不銜接,也會造成受端省內市場出現不平衡資金,對受端省內市場運行產生一定影響。

 

 

 

  三是新能源出力不確定性和波動性給大型新能源基地交易帶來風險。在當前市場條件下,政府協議和跨區中長期合約往往需要剛性執行。大基地新能源出力的不確定性和波動性,容易造成實際外送曲線偏離交易計劃,特別是遇到新能源小發,大基地項目出力難以滿足已簽訂的政府送電協議和市場化中長期合約送電要求時,大概率需要在送端或受端市場臨時組織購電,外送主體需要支付較高的偏差成本,對大基地運行的經濟性產生較大影響。

  這不僅是我國大型新能源基地項目投資所需考慮的問題,國外在評估新能源項目投資時,也會重點關注極端天氣下長期PPA無法履約所造成的成本損失,以及由此可能對項目投資經濟性的影響。但是與單個新能源投資項目不同,大型新能源基地項目投資規模較大,投資回收期較長,新能源出力波動和市場偏差結算所帶來的風險,可能會成為影響其收益率的重要因素。

 

 

 

  四是大型新能源基地將面臨多層次市場,交易復雜程度高。大型新能源基地的外送、消納跨越多個行政區域和電網調度控制區,需要考慮送、受兩端市場、區域市場、跨省跨區市場等多個層次市場,不同層次市場中還要考慮各類交易品種和不同的交易周期,不同市場的出清時序、信息披露情況,限價機制、市場內的供需情況等因素均會影響其交易策略制定。目前,針對單一電源、單一市場的輔助決策模型和工具,不能適應大型新能源基地交易的需要。

 

  完善大型新能源基地參與市場相關機制的初步建議

  一是推動完善跨省跨區市場機制,加快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建設。目前,省、區域、跨區市場中具有類似功能的交易品種應該逐步融合;不同層次市場間價格機制應進一步銜接,省間市場和省內市場應保持銜接協同的限價水平;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盡量推動跨省跨區市場和省間市場/區域市場的“報價銜接”,探索一次報價的可能性;同時,進一步擴大省間購售電主體范圍,允許市場主體在不同市場間有序自由流動,為大基地電量市場化消納創造更大的交易空間,進一步降低政府協調成本。

  二是建立政府協議的市場化落實方式。政府協議對于保證大基地項目收益基本盤、穩定投資主體預期至關重要。下一步,應盡快建立政府協議的市場化落實方式。應充分考慮政府協議與跨省跨區中長期市場、省間現貨市場和受端省內市場間的銜接方式,比如,通過政府授權合約,保障大基地項目一部分電量收益,確保大基地項目平穩運行,明確送電偏差的經濟責任;明確大基地火電對于系統及送受端省內的容量支撐作用,建立對于大基地火電項目合理的容量補償機制,確保大基地火電項目基本收益,容量補償機制是解決大基地內火電機組成本回收,保障發電企業投資積極性,激勵發電企業增加有效容量供給的關鍵,探索銜接統一容量補償方式,更好地實現大基地項目與受端市場主體公平競爭。同時,建立政府授權合約補償費用、煤電容量補償費用在送受兩端的合理分攤機制。

  三是明確大型新能源基地環境屬性價值。促進我國能源電力系統轉型,實現“雙碳”目標,是推動大型新能源基地建設的初衷。大基地的環境屬性是其核心競爭力之一,對于以外貿出口為主的沿海地區和負荷中心地區至關重要。下一步,應盡快打通電能量、綠證和碳市場之間的關聯關系,充分體現大型新能源基地的減碳效益,提升大基地環境屬性價值,進一步提升大型新能源基地在受端市場中的比較競爭優勢。

  四是在市場化條件下,提升大型新能源基地項目投資決策和運營優化能力。大型新能源基地投資決策和運營優化具有多類型電源耦合、多維度市場不確定性、多影響控制參數的特點,需要提升對不同層次市場的電價預測能力;提升新能源中長期、短期和超短期功率預測能力;提升基于大基地內部資源優化的市場報價策略優化能力,提升大基地市場風險應對能力,動態調整其在不同市場中的交易策略。要實現上述功能,亟需研究和開發能夠適應大型新能源基地市場交易需求的輔助決策的模型和工具,提升交易策略制定的合理性和科學性。

(作者武賡 李嶸 凡鵬飛 工作單位為電力規劃設計總院)

 

原標題:新能源大基地參與市場的難點與建議
責任編輯:江蓬新
網頁編輯:蘇偉

 

 

媒體垂詢

E-mail:ZNJ@chinaech.com